卜卦

所謂「卜」包括占卜、選吉、測局三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種類又可分為「周易占卜(文王卦)」及「六壬神課」。「卜」是以一種藉「事情發生的時間」、「占卜的時間」以及事情發生地點的「方位」,來推算事物的演變及判斷處置方式的一種學問。「卜」以事件為主的占術,是以某一時間與方位為基本,以研究事件發展的趨勢,以物體之狀態為主之占術。


漢代人流行觀察天象,用來推測國運和個人吉凶,並且出現了很多相關著作。這類著作叫做術數或數術。著名的有《漢書‧藝文誌》內《數術略》,為七略之一,包括了110種著作,2558卷。《數術略》又分為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六類。


占卜:包括斷易及六壬神課。斷易是以占得之六十四卦配合變爻加上日辰及月建來斷占卜事物吉凶的一種方術;「六壬神課」是以占卜時間的十二支、占卜月的季節、占卜日的干支時辰及其衍生之「虛星」來斷某種事物成敗吉凶的一種方術。


選吉:一般可用奇門遁甲:是以十天干及十二地支構成占術,以方位為生,來預測事物成敗吉凶之一種方式。


測局:一般可以太乙神數為之,來預測團體所為之事物吉凶成敗。


★總之【卜】是以一種藉『事情發生的時間』、『占卜的時間』以及事情發生地點的『方位』,來推算事物的演變及判斷處置方式的一種學問。


《禮記•曲禮上》曰:“龜為卜,策為筮”。說明古時卜用龜甲,筮用蓍草。

古代民間認為,經過神聖的求卜過程,那些自然物也就獲得了神聖的象徵意義,它們呈現出來的形狀不是人為的結果,而是神靈和上蒼的賦予,是神靈的啟示或告誡。


灼龜觀兆

燒灼龜板觀察兆紋以定吉凶。兆:古代占卜,在龜板或獸骨上鑽刻,再用火灼,看裂紋來定吉凶。預示吉凶的裂紋,叫“兆”。


摓策定數

執持蓍草確定其數目以定吉凶。摓:執持。策:占卜用的蓍草。


人們根據神靈的啟示或告誡趨吉避凶,造福遠禍,他們認為神靈是萬能的,它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只要虔誠篤信,就一定能夠得到它的幫助。


《史記•龜策傳》記載的卜筮的用途達二十餘種,其中有卜財、卜居、卜歲、卜天、卜徙等。但實際上,卜筮無所不用,人們有什麼目的,有什麼要求,有什麼心願,都可通過卜筮求得神靈的啟示。


上古時期,卜筮由卜官掌管,多用來預卜軍國大事,常見的有卜世、卜年、卜郊、卜食、卜歲等。卜世就是用蓍草或龜甲預測傳國世數;卜年就是預卜王侯享國的年數;卜郊就是預卜郊祭的吉日;卜食就是選擇國都所在地;卜歲就是預測來年豐兼。


「易經」是以天地事物為觀察對象,來推測其變化的規律,後人根據其卦象爻辭,瞭解其中哲理後,用以預測吉凶變化,來作為行動的參考。因此,我們行事若能參詳易經卦理,不動則已,動必合乎易經之客觀規律,就像獲得了上天的幫忙一樣,沒有不成功的! 是以聖人設卦觀象,繫辭以明吉凶。


易經的成書,其演化過程是:

1、「伏羲」畫卦明天道。

2、「文王」繫辭序人事。

3、「周公」爻辭卜吉凶。

4、「孔子」易傳明萬理。

易經經過四位聖人的努力而集其大成,成為中華文化之母,自古天文學、地理堪輿、中醫、命理術數....莫不由易經演化而來。


易的起源於夏朝,『玉海』引『山海經』證之:伏羲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黃帝得河圖,商人因之,曰『歸芷』;列山氏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鄭玄的『易贊』、『易論』有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


『周易』此書,乃由『易經』和『易傳』兩部份組成。『易經』乃是一部信息預測學,分上下兩冊。『易傳』則是一部哲學著作,由『彖』上下、『象』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諸文所構成於春秋戰國時期。『易經』原只六十四卦之卦辭和爻辭,而後人於『易經』基礎添加『易傳』稱之為十翼。由於『易傳』之文皆附著於『易經』之後,而後『易經』與『易傳』併為『周易』。始致『周易』之衍源歷經夏朝、商朝、周朝、春秋,迄今已有五千年之久。


易經於『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與『五經』易經、書經、詩經、禮記、春秋中,易經為群經之首。『易經』並不只局限於占卜,占卜只是應用之一而已。


大凡天文、地理、醫學、命理、相學、兵法、堪輿學、倫理學、人、事、任何方面之信息皆可預測論述,也可以科學之思想與唯物觀點揭示『易經占卜』之哲學思想。所謂『卜』包含占卜、選吉、測局三種,其目的乃用於預測和處理事情;『占卜』又分為文王卦及六壬神課。


『易經占卜』以占卜之六十四配合月建和日辰推斷所占事務吉凶之方術。六壬神課乃以占卜月之季節、日之干支、時間之十二支以及其所衍生的虛星,來推斷事物吉凶之方術。


『選吉』可用『奇門遁甲』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構成占術,藉方位為主預測事物之吉凶成敗。『測吉』可以『太乙神數』預測事物之吉凶成敗。總而言之『占卜』乃是藉以『事情發生之時間』和『占卜之時間』及『事情發生之方位』,來推算事物之變化和判斷該如何應變之方式!『易經占卜』共為八八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乾坤兩卦各七爻,計三百八十六爻。卦先列形,次列卦名,再列卦辭。爻先列爻題。


『易經』卦辭和爻辭計四百五十條,四千九百餘字,後人傳卦辭為『文王』所著作、爻辭為『周公』所著作。自古傳承五千年之卜卦原理,文王、梅花易數、六壬、奇門、紫微、四柱推命等等之預測哲理,皆都離不開易理,故而易經乃最根本之理論。


『易經占卜』乃是門預測未來、如何趨吉避凶,進而修心養性的學問,在易經的空間裡,如何啟發己身的智慧與助人,乃是關鍵之處。學占卜者心性,有人藉以助人為先、有人純為己謀利,兩者心性有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