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

又名堪輿學,堪輿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漢代「史記.日者傳」;我們在漢代之「漢書藝文志」內的書目中,也可以發現有「堪輿金匱」十四卷,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堪輿學早在漢代已經有相當的發展。


堪輿的含義,東漢許慎有以下解釋:「堪,天道;輿,地道也。」天道,是指天文;而地道則是指地理。這與「易繫辭傳」中所謂「仰以觀天文,俯以察地理」之意相近。


至於,為何我們都習慣稱堪輿或地理為風水呢?這最主要是受東晉風水大師郭璞所著「葬經」的影響。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原來堪輿學最重視「生氣」,生氣忌風喜水,因為風會把氣給吹散,故忌風;而水則可使生氣凝聚,故喜水。因為堪輿學特別注重風和水二種元素的運用,以達到藏風聚氣之目的;故稱之為風水學亦是名實相符的。


「生氣」無形無象,我們要如何知其所在而運用之呢?在風水學上可分為「巒頭」及「理氣」兩種推算生氣的方法。


「巒頭」是藉由山水的形勢來判斷生氣的所在;一般而言,山環水抱、山明水秀的地方,大多是生氣能夠聚而不散,聚而有止的好風水之地。


「理氣」是根據房屋(陽宅)或墳墓(陰宅)坐向之五行方位,導入五行八卦生剋制化的原理來推算生氣方之所在,藉以達到趨吉避凶之目的。


風水,為五術之一的相術中的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古代稱勘輿術,目的是用來選擇宮殿、村落選址、墓地建設等方法及原則。在漢代形成了初步的臨場校察地理風水的理論。從民俗學及建築學的角度均有研究的價值。


風水一詞早見於晉朝郭璞:「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在秦漢時開始與民間方術聯繫起來,和五術的命、卜、相皆有所關聯,基本構成源自《易經》的卦象,分為陽宅相法與陰宅相法。陽宅風水關係一戶人之興衰。陰宅風水好壞是有著可影響一族人以及其子孫興衰的力量。其主要的流派有三元法、三合法、九星法、陽宅三要法、八宅明鏡法、玄空法等。